“吸氢气、喝氢水、洗氢澡,就能享‘氢福’”?“吸氢气、喝氢水对几十种疾病有治疗作用”?“没有氧活不了,没有氢活不好”?
视频截图
据8月18日新华社报道,一段时间以来,氢疗馆、氢气馆、氢气会所等陆续出现,在店面的宣传中,“氢疗”可以治疗多种疾病,这吸引不少老年人前来吸氢,甚至花费数万元购买制氢机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然而,专业人士指出,花样百出的“氢疗”并无足够医学证据支持,且氢分子由呼吸道吸入后进入肺泡,是高风险的侵入式治疗手段,属于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范围。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只将一个品牌的氢氧气雾化机批准为“三类医疗器械”,充斥市场的其余各色制氢机均是仿制或山寨产品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氢氧混合气体是易燃易爆气体,存在安全隐患。
“怕是新的骗术吧?”“保健产品乱象又进军一个领域”“换汤不换药,还是忽悠老年人的把戏”……不少网友看来,“氢疗”的本质仍是鼓吹某些养生保健理念并高价兜售产品的那一套操作。
“氢氦锂铍硼、碳氮氧氟氖……”相信不少人上学时背过化学元素周期表,其中,氢元素排在第一位。没想到,养生保健乱象竟然盯上了化学元素,不知以后还会锁定哪个元素、收割多少韭菜?
记不记得此前喝尿治百病的“尿疗”,还有对老年患者和重症患者“疗效更佳”的“能量水”?据说,后者两年赚了6万人共计6亿元。
有些套路并不高明,甚至漏洞百出,为何总能得逞?
主要因为此类养生保健“大忽悠”的共同点都是“高大上”——让人有距离感。有距离感就可能产生认知盲区,进而给布设迷局制造机会。
比如,引经据典故弄玄虚,宣传话术说得人云里雾里,听得人一愣一愣,“高大上”的新词很轻易成为保健宣传的噱头。
又如,蹭科技概念和技术的热点,移花接木、似是而非。如今,科学发展日新月异,时时刻刻都有新生事物涌现出来,之前“量子力学”引发关注的时候,“量子波动速读”培训就圈了不少家长的钱。
这些,正是此类乱象屡屡能够风生水起的重要密码。
在精心营造的迷局中,很多人失去了思辨的机会,甚至对销售人员言听计从。老人花15万元养老钱购买“能量水”、花光积蓄买保健品后与子女反目等新闻,并不少见。
正如业内人士指出,一些宣称养生保健的方式并不科学,甚至还伴有高风险,其设备更是三无山寨品,必须引起警觉。
《重点整治》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
让百姓不被各类养生保健乱象“割韭菜”,需要监管方面与时俱进,针对碰瓷科学概念等新手段、新话术,提高打击精度和力度,严格对相关设备和技术的管控。比如,在“能量水”等案例中,不法商人盯上区块链、虚拟币等概念,混淆共享经济与传销的界限,将其糅合成全新的传销诈骗方式,令受骗者身受其害。
更重要的还是公众守好自己这第一道关,提升对有关信息的判断能力。关乎自己健康和自家财产的事,别急着掏钱包,多问问子女,多查查资料,多学些科普知识,远离养生类“迷魂阵”。
“氢疗”之后,谁是下一把割韭菜的刀?
来源:工人日报
流程编辑:Tf007
关键词: